论坛 > 博雅风采 > 第八课作业分享——田润浓
第八课作业分享——田润浓
MLAchina
发帖人:MLAchina
发表时间:2018-12-26 09:19:36

田润浓  北京明德知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1、“……公司不是根据人的本性来组织,而是完全遵照资本的需求,把人当成技术层面的一个构件。工人无权做决策,工作变成“一系列重复动作的生产流程……这会使工作失去人性,完全成为机械活动。”

    公司依照资本需求的组织设计、工作设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电影《摩登时代》里的流水线,新闻报道中世界各地的血汗工厂,以及马克思鞭挞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个人认为有两个直接原因:

  公司/企业的目的:

    在工业革命的时代,绝大部分公司的创办目的只是为了获取财富、为了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公司作为资本的物化代言人(载体)很自然地将员工视为生产要素之一。于是,人沦落为工具而不是目的,员工只是需要不断提升效率的工具,工作也自然成为失去人性的机械活动。

  员工对公司/企业的依赖性:

    卢梭认为,异化是人因欲望造成的不自由状态,即依附。在工业化阶段,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工厂成为失地农民支撑家庭生活的最优选择,工人对工厂形成依赖,在一段时期内可以忍受异化的劳动、非人性的工作。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工厂深入流水线时,曾惊讶于工人们对于噪音的耐受能力,而这家工厂的工作环境在当时的国内已经是一流水平。不符合人性的工作设计不能长久持续,中国现在很多工厂招工难的现实说明,当工人一旦有更好的选择,就不会从事非人性的劳动,这就倒逼工厂开始考虑员工福利、工作设计。

    在不符合人性的工作设计中,公司将员工视为工具,员工将工作视为养家糊口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并形成恶性循环。

    5、一个“理想的组织”“可让所有人的最佳品质都在组织内得以发挥,并且能产生比所有个体之和更大的协同效应”。

    9、“权力下放原则绝不仅仅是设计好工作,制造好产品,抑或提供好服务的方式,而是拓展人类在工作中得以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使人日臻完美的方式。”

    我理解5和9是紧密关联的。正因为权力下放原则符合人性中自主、自由的需求,有可能“让所有人的最佳品质都在组织内得以发挥并且能产生比所有个体之和更大的协同效应”,所以它将“拓展人类在工作中得以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使人日臻完美的方式”,而“设计好工作,制造好产品,抑或提供好服务的方式”,不过是工作让人日臻完美之后的必然结果。

    权力下放原则源于天主教,奠定了天主教社会哲学底色的两股脉络,既反对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也反对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的危险。而权力下放原则作为这两种理念的有机结合,在后来教皇的各种通谕中不断得到了重申,成为其社会哲学的支柱性原则之一。

    1891年,天主教皇列奥十三(Leo XIII)在《新事通谕》(Rerum Novarum)中针对国家在解决诸如工人失业、提供社会福利方面如何与个人和社会进行协调时,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权力下放原则,但已经阐述了类似的观念。四十年后,针对诸如苏联的计划经济以及意大利、德国法西斯等各种国家极权主义的兴起,1931年教皇庇护十一世(Pius XI)发布《四十年通谕》(勘误:阅读资料译文中,将《四十年通谕》笔误为《四十条通谕》),正式阐明了权力下放原则,我拷贝了相关译本内容: “历史已经充分表明,根据情势的变化,许多此前由较小组织承担的事项现在只能由较大的组织方能承担。但下述最重要的原则在社会哲学中仍是无法改变、毫不动摇的,即个人通过自身努力与勤奋能够胜任的事项,就不应将其交由社会进行,否则就是十分不公正的,而将较小的下位组织能够胜任的事项交由较大的上位组织,同样是不公正的,而且罪大恶极,是对正当秩序的破坏。任何社会活动,依其本质,都应是向社会组织的成员提供协助,而非加以破坏与吸收。因而,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允许下位的组织处理次要的事项,否则就会严重分散自己的努力。藉此国家可以更自由、有力且有效地处理属于其本身的事项,因为只有国家方可胜任这些事项,即视情况的需要进行指导、监督、敦促和约束。当政者因而应当确信,在各种组织之间的渐进式秩序保持得越好,就越符合“辅助功能”的原则,社会的权威与有效性就越强,国家的状况就越理想和昌盛。” 回顾天主教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从极权走向权力下放的历史。在宗教改革之前,罗马教廷是高度极权的组织,通过一套严格的教阶体制,在西欧各国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并有专门的宗教裁判所负责消灭“异端”。那时候,《圣经》只有拉丁文,不允许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普通信徒不能直接阅读《圣经》。罗马教廷规定,《圣经》只能通过教廷来解释,教会是人与上帝之间不可逾越的中介,信徒必须通过教会才能与上帝沟通,甚至需要购买罗马教廷发行的赎罪券才能被救赎进入天国。教皇代表的天主教会有赎人罪孽的资源,用极权方式掌握让人死后升入天堂的钥匙。高度极权带来的高度腐败,引发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基督教(新教)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来。基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不接受罗马教廷的统一领导,不设置集中权力统一管理的教会,认为信徒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而不需要通过神职人员。经过宗教改革后,痛定思痛,天主教罗马教廷在随后500年的发展中,也不断自我更新,大大减少了对国家、社会的干预,在内部组织管理上也逐步采用了权力下放原则,在社会不断变化进步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自身在信仰世界长盛不衰的一席之地。 从某个角度来看,权力下放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各类组织的极权制度被不断挑战后不得不采取的原则。与其被别人“革命”,不如采用传承和自我更新兼顾的方式,自己逐渐下放权力,才能成为趋于理想的组织,并最终有益于人。


我要回复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最新帖子
BCF章程(2021)
BCF章程 - 2021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7 那些未曾改变的事情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6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5 移动代理门店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4 多元化经营的尝试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3 互联网带来的冲击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2 辗转光华长安大厦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1 多面手的养成
王章林学习德鲁克《新的世界观》体会
热门帖子
推荐帖子
田润浓(二)-I期学员学习小结
田润浓(一)-I期学员学习小结